2024年12月1日,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在接受采访时首次公开声明,该公司“不使用新疆棉”,此举在中国引发了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上的中国网友纷纷发声抵制,而中国外交部也对相关企业提出呼吁,要求它们“排除政治压力”。对此,新疆维权团体表示这是“迟来的正义”,而市场观察者则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发展的体现”,显示国际供应链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和包容的经济”。
根据英国《BBC》报道,柳井正承认这是一个敏感话题,故选择不再对此进一步评论。与此同时,他透露优衣库在中国已有约900至1000家门店,未来希望扩展至3000家。然而,此一表态在中国微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相关话题甚至一度登上热搜榜,吸引了超过7100万的阅读量。不少网友呼吁抵制优衣库,并对其他国际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也提出了抵制建议。
有些网友直言,中国媒体和外交部在批评优衣库时态度不够强硬。例如,一位北京网友批评某些媒体“隐身”,而其他网友则批评中国外交部在此类事件上的发言过于“温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回应,希望有关企业排除政治压力,独立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业决策。然而,官方公布的毛宁记者会内容并未包含这段话。
柳井正关于新疆棉的表态得到了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的回应。发言人迪里夏提·热西提认为优衣库的表态虽然迟来,但仍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他呼吁柳井正不要屈服于中国政府和消费者的压力,并继续维护公司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同时强调国际品牌必须明确反对中国在新疆的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政策。
另一方面,迪里夏提还认为,中国消费者的抵制行动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如果逼得优衣库最终撤出中国市场,会加剧当地的失业问题。他指出,中国政府恐吓国际企业的行为旨在维持政治权力,但企业撤资可能会带来社会动荡。
台湾经济学者邱达生也认为国际品牌拒用新疆棉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显示国际供应链正向更高的环保和人权标准发展。邱达生指出,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在关注可持续发展和人权,这已成为全球经济的趋势。他呼吁中国政府和消费者跟上国际潮流,改变思维,重视可持续和包容的重要性。
总体看来,优衣库这一决定引发了国际和国内的多重反应,反映了全球供应链在应对政治和人权问题上的复杂态度。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企业的商业决策,也牵动了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和人权维护方面的进一步讨论。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