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难题。专家警告,失业问题的恶化可能引发社会动乱。为此,中国政府要求各地增加就业机会,鼓励毕业生从事基层工作、创业或参军。各大高校也在政治压力下,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
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纷纷启动就业扶持计划。6月下旬,教育部组织的就业督导团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工作。此行动紧随教育部启动的“百日冲刺”就业行动,旨在通过不断举办招聘活动和推送就业职位信息,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此,北京市和上海市等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举措,进一步突显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
同时,中国各大高校在巨大压力下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例如,多所知名高中动员校友为2024年毕业生寻找出路。此外,科研助理职位的开发被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措施,但由于资金问题,这类岗位的实际操作遇到了一定困难。一些高校甚至调整就业率统计方式,以应对就业压力。
数据显示,中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尽管政府和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问题仍无法根本解决。不少高校和教师在政治压力下,不得不绞尽脑汁为学生找工作。然而,基层调研显示,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多个高校教师反映,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状况未有改善,不是毕业生数量的问题。
为缓解就业压力,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或出国读书。数据显示,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内,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升学率高达70%以上。然而,这种“赞助式”的升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延缓了就业问题。部分学生表示,对高等教育文凭再次升值并不乐观,他们更关注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
从中央到地方,官方不断强化就业扶持政策。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要求所有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就业岗位开发,加速政策性职位招录,以减轻失业压力。报道还提到,政府在发布就业数据时也采取了某种“灵活性”,以缓解社会情绪和舆论压力。2024年1月中旬,虽然恢复了青年失业率数据,但已经不包含在校生的情况,显得不够透明。
四川大学教授邓曦泽也指出,大规模扩招导致中国社会内卷现象严重,毕业生竞争加剧,职位竞争的品质自然下降。同时,知名人口学者何亚福强调,失业率高低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非仅仅因为毕业生数量增加。他认为,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必须改善投资环境和经济状况,以及高校专业设置需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大学毕业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无论政府还是高校,均需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