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访问北京。在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普京举行了会谈。这是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第4次中俄峰会,也是普京在5月7日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后的首次外访。中俄之间的合作一直备受关注,有专家指出,普京和习近平在互相吹捧的背后各有算计。
习普相互吹捧 专家:两个独裁者重要的互访
中国央视16日报道,习在会谈中祝贺普京连任,并称中方愿同俄方始终做彼此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会谈后,习近平与普京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记者。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普京在记者会上表示,俄中相互贸易和投资得到有效保护,没有受到第三国的负面影响。当天,中俄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俄建交75周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普京在启程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赞两国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强调两国是“前所未有的战略伙伴关系”。
台湾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兼系主任郑钦模表示,这是两个独裁者非常重要的一次互访。中国的设计主要是为提高习近平的地位,而普京则因受到国际法院的通缉,可访问的大国很少,所以选择了北京。两人在媒体上演了一场互相吹捧的大戏。
郑钦模认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基本已确立,这是此次会晤的看点。尽管两国间的“合作无上限”略有调整,但依然是两国共同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策略。中俄都有自己独立的战略目标,并希望通过合作来扩大各自的朋友圈。
郑钦模指出,中俄在一些方面依然持谨慎态度。比如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开发项目,以及中国避免对俄罗斯的过度依赖。此外,中美关系紧张和国内经济下行也促使中国寻求与欧洲的关系。但俄乌战争使欧洲对中国反感,俄罗斯渐成中国的国际战略负资产。
普京频繁访华 分析:中俄“无上限”达不到军事同盟
2022年,普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前夕访华,两国领导人宣布建立“无限制”伙伴关系,并且继续加强两国的外交、贸易和安全关系。尽管战争期间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但俄中贸易激增,去年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并未谴责俄罗斯的入侵,称在冲突中保持中立,并呼吁进行和平谈判。
2023年3月,习近平访俄,并称“百年大变局我们共同来推动”。同年10月份,普京赴中国参加了一带一路论坛。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钟志东认为,普京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出国访问少,但对中国的访问非常密集,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盟友和战略伙伴。习近平将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解释为“无上限”,即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设限,从而充满无限可能性。
然而,北京采取两面策略,既希望强化中俄关系反制美欧的围堵,又不愿因中俄关系恶化与欧美的关系,甚至遭到欧美制裁。目前中俄的战略联盟关系看不到形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
钟志东表示,普京此访体现了对习近平的支持。他连任后首次外访选择中国,并不断通过访问表达立场。习近平则通过内宣显示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以正当化其国内统治。
普京与习近平将出席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开幕式的晚会。俄媒表示,晚宴讨论议题包括乌克兰、中东和亚洲地区局势。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贝洛索夫也将陪同出席。
专家认为,俄乌战使中俄战略协作紧密,可能延展到伊朗和朝鲜的纳入。人们担心这一冲突会成为中俄与西方“新冷战的第一场代理人战争”。
普京在胜选后的记者会上回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到奥运期间停火”提议称:“我们会考虑任何提议。”马克龙呼吁习近平利用中国影响力敦促终结俄乌战事,但习近平表示,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煽动新冷战,未显示有要求俄罗斯停火的意向。
普京在红场阅兵式上称,“战略(核)力量始终处于戒备状态”。郑钦模认为,中方的和平方案对俄罗斯有利,但不能使用核武的原则无法被俄接受。
钟志东则认为,普京对俄乌停火暂无具体回应,而北京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可能会得到正面回应。中美欧对中国在俄乌战争中对俄支持的关注令中国忌惮,因为需要欧美的科技和经贸关系。中俄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要性凌驾于中欧关系之上,这也促使欧美强化合作,反制中俄联盟。欧洲对印太事务、台海、南海的关切和涉入越来越多,同时中俄的入侵和与欧美的海权竞争也延伸至整个印太区域。
钟志东表示,随着俄乌战争最终停战,传统的中俄矛盾可能会再次浮现。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