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机构关注政府研增公院收费
=============
### 倡加幅应在一成以内 加强津贴免“因病致贫”
多个团体关心,提高公营医疗收费可能会对基层市民、长者、长期病患者及残疾人士的经济造成负担,因此认为在实施任何收费调整前应先收集他们的意见。这些团体建议,即使提高收费,加幅应在一成以内,并应加强津贴,避免“因病致贫”。
这些组织在4月24日至5月26日期间,通过网上及实体问卷的形式,对其接触的基层市民、慢性病患者、基层长者等进行调查,共收回229份有效问卷。近半数(49.3%)受访者表示领取伤残津贴,近四分之一(23.1%)分别领取综援或没有任何津贴。
整体来看,57.2%受访者不赞成调整公营医疗收费,42.8%表示赞成。如果政府最终决定提高收费,受访者中有53.7%表示只能承受少于一成的加幅,18.5%表示由于已有收费豁免,因此不需担心。
超过八成(81.5%)受访者认为,在政府检讨公营医疗收费时,最重要的原则是确保缺乏经济能力的市民可以使用适切的公营医疗服务。其次是“如果提高急症室收费,必须增加相应的医疗服务供病人使用”(53.2%)以及“如果公营医疗调高收费,必须同时改善医疗费用减免制度”(43.2%)。
六成半不知无领综援也可申请医疗费减免
——————
机构指出,公营医疗服务在高度资助下,病人所需支付的费用一般较低。然而调查发现,少数受访者的医疗开支较大。在非综援受助人的受访者中,有近一成半(14.2%)的医疗开支超过1,000元,平均为577元,最高达8,133元。机构指出,这些受访者的家庭支援较为薄弱,收入中位数为1.2万元,低于全港家庭中位数的超过一半。他们中近七成不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四分之一领取综援。
此外,调查显示,近六成半(64.2%)受访者不知悉,即便没有领取综援的人士也可以申请医疗费用减免。然而,近四成(39.8%)受访者对医疗费用减免制度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其中63.7%认为申请程序繁琐,56.0%认为全家成员需要接受经济审查太麻烦,52.7%认为宣传不足,还有45.1%认为获批减免有效期太短。
机构表示,医疗费用减免制度的收入及资产限额较低,特别是没有长者成员的家庭,其资产上限更贴近综援申请标准。机构认为,政府在考虑调整公营医疗收费时,应该不仅仅考虑综援受助者,还应考虑非综援受助者的经济困境,避免因医疗开支而陷入困境。机构建议改善医疗费用减免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
机构还担心,一旦公营医疗收费增加,私营医疗费用也可能随之上涨,导致整体医疗费用通胀,最终得不偿失。如果政府最终决定调升公营医疗费用,其加幅应在一成以内。
此外,机构建议增设“符合医疗费用豁免资格人士”类别,包括“伤残津贴”受助人及“在职家庭津贴”受助家庭成员;增加普通科门诊诊症名额;急症室可与普通科门诊、私人家庭医生及地区康健中心建立渠道,转介求诊者到合适医疗机构跟进。政府还应考虑为未有领取综援但因病导致经济压力大的少数病人提供额外支援及津贴,避免“因病致贫”。
责任编辑:陈真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