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9 月 20th, 2024

2024年9月18日,在中国深圳,一名10岁的日本男童在上学途中遭到一名44岁的中国男子刺杀。当时正值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起侵略的93周年纪念日。该男童在第二天凌晨因伤重不治身亡。此事件披露后,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广泛讨论。

中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这起“不幸事件”深感遗憾。发言人林剑称这是一起“个案”,并指出在任何国家都可能发生类似事件。此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中国政府对此事件给出解释。这一事件引发了中日关系的进一步紧张,特别是在中国国内仇日情绪高涨的大背景下。

中国网民在各大社交平台对此事件的反应表现出极大的两极化。在较为开放的社交媒体上,大部分网友对事件表示震惊和愤怒。例如,一名用户在X平台上留言称:“听到孩子母亲的哭声,难道不心碎吗?这就是恐怖袭击。”另一位用户则说:“愿可怜的孩子安息,魔鬼早日下地狱!”

然而,在中国国内社交媒体环境更加受控的平台上,部分网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这起事件是日本侵华罪行的“因果报应”。有些评论称,“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屠杀了很多中国儿童,如今换来了报应。”另外还有人表示不应在中国境内设立日本人学校,一个网友说道:“关闭所有小日本在华学校,让他们的孩子回日本接受教育更好。”

不少网民还提到了“中国政府的仇日宣传”引发了暴力行为的发生。一些网友利用“养蠱”一词来形容中国官方长期以来的仇日教育,认为这一教育最终反噬了自身。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评论说:“养蠱反噬,现在网仇外思想甚嚣尘上。”

虽然事件在中国国内媒体中的报道并不多,但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日两国本来紧张的关系可能因此更加复杂。此次事件也是近日中国发生的第三起针对外国人的暴力袭击,进一步加剧了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安全担忧。在此之前,6月24日江苏省苏州曾发生一起中国男子持刀袭击日本母子的事件,而6月10日吉林市也发生了中国男子持刀袭击四名美国大学教师的案件。

中国政府在这几起事件后的回应都是将其归结为“偶发事件”,但这些暴力行为的频发不禁引人深思。在全球背景下,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涉及双方公民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此前因阻止一起类似袭击而牺牲的江苏省苏州校车乘务员胡友平,被网友们认为是延缓了类似事件的发生,却未能根治隐患。事件后,不少网友更加怀念胡友平,并对中日间的历史纠葛及其带给现世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深圳日本男孩遇袭身亡的事件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恶性案件,它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国际关系问题,如何化解中日间的历史积怨和现实冲突,是摆在两国面前的一个长期挑战。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中囯真相交流

HI~HI~👋 在这里留言回覆 You can leave a reply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