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犯罪率飙升,中国免签政策成关注焦点
马来西亚与中国签署的免签协议自去年实施以来,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马来西亚停留最长30天,马来西亚公民则可在中国享有15天的免签待遇。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公众对社会安全问题的担忧,近期频繁曝出涉及中国人的犯罪案例,让人质疑免签政策是否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之门。
**警方接连查获中国公民诈骗集团**
今年10月,吉隆坡及梳邦发生了一系列入室盗窃案,警方成功逮捕了7名嫌犯,包括6名无有效签证的中国籍男子。他们通过租车作案,专挑双层独立住宅下手。9月份,柔佛新山一间民宅被揭露为诈骗集团的呼叫中心,8名中国人被控利用虚假投资实施诈骗。此外,警方还突袭了一间豪宅,抓捕了20名诈骗集团成员,其中大部分为中国人。
根据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50周年之际推出的新政策,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访问马来西亚30天,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然而,随着政策的实施,一些马来西亚人对中国游客的涌入感到担忧,认为这可能带来黑帮和犯罪问题。目前,马来西亚已面临以中国犯罪网络为主导的网络诈骗威胁。
**免签政策引发争议:便利与安全的两难抉择**
马来西亚一年前宣布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措施,中国也对马来西亚公民实行15天免签入境政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这一措施旨在促进国际人员流动,推动更紧密的国际合作。然而,自免签政策实施以来,马来西亚的犯罪率大幅上升。马来西亚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23年起,网路犯罪案件飙升35.5%,其中电子商务诈骗高居榜首。
一些专家提醒,免签政策虽然能促进两国的经贸和旅游发展,但也可能成为跨境犯罪的“捷径”。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外籍人士在马来西亚犯罪的现象并非新鲜事,与免签政策无直接关系。犯罪者利用法律漏洞早已存在,并不能归咎于特定国家或政策。
**国家利益与风险考验:马中关系如何取舍?**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国家安全成为免签政策背后的难题。尽管免签为游客提供了更多自由,但也可能被犯罪者利用进行跨境犯罪、贩毒甚至人口贩卖。马来西亚警察大学教授莫哈末拉姆蘭博士表示,免签政策既有利也有弊。其优点在于提升国际关系带来经济利益,但弊端在于可能导致网络诈骗和其他犯罪活动增加。
拉姆蘭博士建议,相关部门应落实更完善的安全机制,例如改善入境前的筛检流程,透过电子旅行授权(ETA)对访客进行筛选,评估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他强调,公民意识的提升同样重要,通过社区宣传帮助公众识别并举报可疑活动。
**免签不代表绝对自由出入**
檳城的资深律师林子輝表示,免签政策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自由出入相关国家。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中国,都有内部审查机制。有犯罪记录或受制裁人士会被列入不受欢迎名单,不允许入境。他强调,免签政策与犯罪率无直接关系。通常,涉及组织性犯罪并逾期滞留的外劳,往往是在申请工作签证后未能合法延续签证期限,才迫于生计而犯罪。
**若致罪案增加马国或不延长政策**
林子輝表示,若数据证明免签政策与罪案率上升有关,政府可能会重新考虑是否延长相关政策。他建议马来西亚效仿中国先进的面部识别技术,以提高治安效率。
**网络诈骗非免签政策所致**
檳城大学的陈利威博士指出,马来西亚的网络诈骗案属于复杂的犯罪生态,不能简单归因于免签政策。他认为网络诈骗的根源在于银行体系安全漏洞、民众对网络安全的认知不足以及缺乏具备专业技术的反诈骗团队。
**强化边境与安全合作**
拉姆蘭博士建议,各国需通过信息共享、游客监控及国家安全机构合作,寻求开放边境与安全之间的平衡。实施电子旅行授权(ETA)系统可显著增强安全性,同时保持旅行的便利性。
通过加强对短租租赁和企业注册的监管、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以及公共教育提升公民警觉性,马来西亚可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低免签政策带来的安全风险。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